刊名:新疆地质
主办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
ISSN:1000-8845
CN:65-1092/P
语言:中文
周期:季刊
期刊分类:地质学
期刊热词:
行业书评
金色九月,见证霍尔果斯拔节生长。2013年9月,共建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重大倡议传至这座边城,霍尔果斯迎来重大发展机遇;2014年9月,霍尔果斯挂牌设市;2020年9月,国务院批复同意将中国—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,整合优化为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。
今年以来,霍尔果斯加快项目建设步伐,实现了开工一批、建设一批、储备一批。9月10日,当地秋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,共20个项目、总投资51亿元。截至当日,霍尔果斯“一区三园”有在建项目194个,总投资539亿元,涵盖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装备制造等领域。
“三山两盆”间,铁路纵横、公路交错、航线密布,不断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,有力支撑新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说,新疆持续深化改革开放,重点开发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,对外开放大通道初步形成,已经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。
新疆优化“一港”开放枢纽,不仅研究“怎么运”,更关注“运什么”,让中欧班列更好带动产业集聚,释放溢出效应。在“集货”基础上,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积极“建园、聚产业”,推动将通道经济转变为产业经济。
作为自治区首府,乌鲁木齐在丝绸之路经济核心区建设中发挥着引领作用,但核心区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有“龙头”,还需多点支撑,喀什经开区和霍尔果斯经开区被赋予重任。马兴瑞强调,着力推进“两区”高质量发展,落实落细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,加快构建面向中亚、西亚、南亚和欧洲的特色产业集群。
为推动口岸经济带发展,阿拉山口海关为中欧班列通关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,实现查验“零延时”、通关“零延误”。阿拉山口海关监管二科科长董建江告诉记者,“我们同铁路部门推广数字口岸系统,实现进口班列‘秒放'、出口班列‘快放',努力以服务的速度和温度,提升发展的热度”。
中欧班列运行线路示意图上,一条条蜿蜒的线路穿越亚欧大陆腹地,让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通更为紧密。自2015年启动建设以来,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“集货”能力不断提升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艾尔肯·吐尼亚孜介绍,目前,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过境中欧班列占全国50%以上,始发国际班列年均增长近60%。
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正在实现“两促进”,即以高效物流赋能项目建设,以项目建设带动物流产业提档升级。记者了解到,乌鲁木齐未来将重点培育纺织服装、装备制造、电子产品加工组装等外向型企业落户,不断扩大中欧班列承载的“新疆制造”比例。
从长远看,口岸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,重在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。阿拉山口所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,实施口岸强州战略,坚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。截至目前,入驻阿拉山口综保区的企业逾550家,初步形成了农畜产品精深加工、纺织和医用材料、有色金属交易加工、装备制造、跨境电商五大产业板块。
作为新疆第一座高高原机场,塔什库尔干机场地质环境复杂、气象条件恶劣。9月7日,这座机场开展测试活动,设置虚拟进出港航班,模拟航班保障流程。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,新疆机场集团将逐条优化改进,以确保年底前该机场正式投入运营。
提升“两区”功能
从内陆到前沿,从“西北角”到“核心区”。眼下,新疆正进一步发挥地处亚欧大陆腹地、连接两个大市场的区位优势,以“一港”“两区”“口岸经济带”建设为主体,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,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高地。
新疆边境线长达5700多公里,与8国接壤,20个口岸中常年开通的达17个。新疆提出,发挥口岸经济带开放门户作用,持续拓展向西开放的广度和深度。艾尔肯·吐尼亚孜介绍,新疆口岸经济带建设稳步推进,开通了双边国际运输道路118条,占全国三分之一,新疆至欧洲高速公路全线贯通,与哈萨克斯坦第二条铁路建成运营,公路、铁路、民航、管网、通信五位一体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初步建成。
新疆阿拉山口站编组场内待发的中欧班列。陈 乾摄
发挥口岸作用
为充分释放“集货”潜力,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创新采用中欧班列“集拼集运”组织模式。这种模式将货物“化零为整”,可以进行补货作业,有效解决了过去中欧班列“一站到底”造成的运输空箱闲置、运输成本高等问题。
文章来源:《新疆地质》 网址: http://www.xjdzbjb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7/1090.html